漫山的中草藥,如同金礦,如何更好地造福老百姓?
10月18日,在神農架林區新華鎮,70歲的龐光珍正在自家田里收割紅纓子高粱。相隔300多公里外,恩施新塘鄉厚樸基地內,仁林中藥合作社負責人趙仁林將一捆捆紫油厚樸裝上貨車。他們都在完成勁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牌公司”)的訂單。
勁牌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免費為農戶提供種子,以高于市場價的“保護價”簽訂收購協議,有了企業“兜底”,當地農戶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從“要我種”變成了“我要種”。
發展訂單農業 紅高粱收購價每公斤加2元
踏入神農架林區新華鎮龍口村三組,這片被青山溫柔環抱的村落里,村民們穿梭在顆粒飽滿的紅高粱間,割穗、收穗、背運,現場一派喜悅豐收的景象。
龐光珍高興地說:“我去年種了四畝紅高粱,收了兩萬多塊錢。今年種了六畝,賣了近四萬塊錢。”
勁牌神農架酒業釀造車間主任劉斌介紹,紅纓子高粱花青素含量高、耐蒸煮、出酒率高,是釀造醬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2016年,勁牌神農架酒業引入貴州紅纓子高粱,發動農戶在神農架大規模種植。
一滴好酒源于一粒好糧,田間地頭是神農架醬酒品質的第一車間。
2017年,新華鎮與勁牌神農架酒業成功對接,正式引進紅纓子高粱種植項目,并以高于市場價2元每公斤的“保護價”與農戶簽訂收購協議。
“我們龍口村的紅高粱從來都是不愁銷路的。”龍口村黨支部書記羅耀必介紹,龍口村曾經以種植苞谷、土豆等農作物為主,農戶收入不高。
有了企業“兜底”,種植高粱的農戶從原來的10多戶發展到現在的40多戶。去年,龍口村種植了70多噸紅高粱,全村農戶收入超60萬元。今年又增加了10戶,新增面積50畝,僅此一項,預計全村年收入可逾80萬元。
勁牌神農架酒業總經理劉勇兵介紹,公司已帶動全區6個鄉鎮52個行政村種植紅纓子高粱。截至2024年,累計用工15萬人次,投入3000萬元用于收購和技術支持,助力1700余戶農民增收,下一步,公司高粱需求量將達到4萬噸,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
科學培育良種 一棵厚樸樹多賺20元
恩施由于地處北緯30度,同時海拔落差大,藥用植物超1600種,被譽為“華中藥庫”。然而當地的農戶常年守著“金礦”,卻沒法致富。
“以前這里的農戶基本只采不種,收入很不穩定。”趙仁林表示,當地一直有采藥售賣的傳統,但由于藥用植物種植年限長,沒有穩定的訂單,農戶不愿種植,只能挖掘野生藥材,然而家家戶戶各自弄,導致藥材出品良莠不齊,使得大型藥企不愿下單,導致了惡性循環。
2011年勁牌持正堂藥業將公司開到恩施,不僅給農戶提供保底價格,在種植環節,還為農戶提供從選種、栽培到田間管理的專業技術指導,如道地藥材紫油厚樸,持正堂與湖北省中藥材良種繁育中心合作,培育更具經濟價值的紫油厚樸種苗免費提供給農戶。
“以前的厚樸只有樹皮能賣,現在的厚樸葉、厚樸花均有經濟價值,厚樸樹干還可做成復合板,單棵厚樸樹的價值由之前不到100元,提升至120元以上。”趙仁林表示,有了持正堂的助力,農戶們種植藥材的積極性大增,他的厚樸基地從最初的500多畝擴展到現在的近6000畝。
持正堂藥業恩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昌強介紹,在保證勁牌持正堂藥業需求外,為吸引知名藥企采購,公司積極為當地藥材制定標準,申請認證,先后通過產學研合作,建立了黃連、厚樸、大黃、板黨生產和質量管理體系,制定了4種藥材生產全過程的生產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和質量標準,參與制定5項省級地方標準。2022年,黃連、大黃、厚樸通過“三無一全”認證,2024年,黃連、厚樸通過“道地藥材”認證。目前,公司產品除勁牌持正堂藥業自用以保障產品供應鏈及產品質量穩定外,還主要供給太極集團、以嶺藥業、云南白藥等龍頭藥企。
據統計,持正堂藥業恩施有限公司的銷售額從2020年的1300萬元已升至去年的超億元,成為當地中藥材龍頭企業。未來,該公司計劃提升中藥材產能至10000噸,進一步帶動當地農戶增收。
湖北羅田的天麻、茯苓,新疆和田的肉蓯蓉,寧夏中寧縣的枸杞子……如同在神農架和恩施地區一樣,勁牌在全球布局了130多個藥材直供產區,其中通過共建共享模式建立了54個品種的藥材基地(含酒類使用藥材和配方顆粒藥材),既保障了企業產品原料質量的安全穩定,也帶動了當地藥材產業鏈發展,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來自:湖北日報)

